建国以前,慈利县为湘西北的门户、处于武陵山脉的东部边缘,交通闭塞、陆路运输主要靠人力肩挑背负和骡马驮运、运输工具为扁担、箩筐、背篓、背叉、笆篓、花篓、撮箕、叉口袋、轿等。
从牧羊冲驮茶去慈利澧水东洋渡的骡马队 县道大路便成了行走过往、邮政投递、交通运输的多功能的古道,清朝以前称为驿道。其中尤以北道堪称“骡马古道”,它从石门县入境,贯穿慈利北半县,出境入桑植县境。全程历经界溪桥、分路铺、河铺、张家河边、柳溪口、东阳渡、杨家溪、芭茅溪、永顺桥、跑马岗、三步两搭桥、韩家泉、岔溪堰、龙潭、当风垭、史家封合、板桥峪、划子垭、袁家湾、邢家榨坊、禅家铺、史家大堰、萝卜郎、桐子岗儿、柔笼堡、雷家坪、竹叶坪、庙垭、杉木桥、赵家铺、羊楼铖、仁和铺、卫前铺、江垭、三家店、茅花界、竹叶坪、碾子堡等地,从而成为通往大庸县、永顺县、龙山县和贵州的松桃、铜仁以及四川的秀山等她的主要通衢。
清末民初的杉木桥,驮茶的骡马队每次都要在此歇脚,在桥下河岸放养骡马 路面就地取材,铺设大块青石板(自杨家溪至通津铺的三人坡,一律青石板;自三人坡至江垭,铺红砂岩板)。由于常年马踏人行,岩板平整光滑。从这条驿道过往的商旅行人,除了肩挑背负外,骡马驮运也是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骡马商队常常是十几驮或几十驮为伍结伴而行,这样既可以相互照应又可以合力防匪盗。马队出发前就带好了旅途辎重,其中少不了山铁匠打制的马掌和马钉以及换马掌的工具。 如遇哪-匹骡马掌坏了,需要更换,马队就会停下来歇气,将马背上的货物卸下来,一人抓住要换掌的马蹄,一人拿随身携带的工具,把坏马掌拔下来,换上新马幸。每匹骡马负重均在200斤左右,平路行走,人、马轻松。赶马人或打着吆喝牲口的口哨,或甩响长鞭,马蹄儿得得,马铃儿叮当。一片热闹,颇具快意;若遇上坡登山或登架桥,骡马往往会驻足不前,赶马人就要用肩抵着马鞍,大声嘟嘟催赶骡马,也很费力气。
清末民初的“挑夫子” 骡马古驿道上除了骡马商队以外,还有一支经常往返不断的背篓客和挑夫子,主要是肩挑背负的力士,多为“里头”的山里人。背篓客背负着用竹篾织成的上大下小的大筐,负荷”号子。行走字作为帮力用的;而需要休息的时候,则把丁字杖顶在背篓的底部,梅背篓搁在丁字杖上停意。除背篓客之外,还有肩负“背叉”运输货物的。“背叉”有的叫“柴马”或“果子,背叉上码队货物,100多斤,双手扶,换肩方便,停靠随意,再起身亦不费气力。楚比较好的驮运工具。
残存的杉木桥老街一角 挑夫子一般挑箩筐、花篓、叉口袋、油篓子等,一担往往挑上100多斤。挑者随着扁推闪悠的节奏,一路小跑。这是山区最普遍适用的运输方式,民间还称挑夫子为“挑脚”。湘西北山区盛产药材、皮、木梓油、生漆和桐油等土产,这些都是坪区城市十分需要的物资,经驮运或挑运至杨家溪后,再装船转运到津市、汉口、长沙等城市。有的挑夫或驮u径直将货物送达津市或常德等口岸,交货后再将新进的食盐、食糖和南百日杂等,挑回途货到里头山区,从而形成富有民间特色的交通运输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