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唐纯烟:《我的祖先》——唐尧文化渊源研究之初探(上集)

[复制链接]
205 0
bf5e6c513d8947330a8abf6db1e92ad.jpg
《我的祖先》
——唐尧文化渊源研究之初探
唐纯烟
2024年8月15日
ede160f6b119647b7587a77b7628f00.jpg
中华唐氏起姓祖唐尧
  前言:
  中国有古训:“亲三代,族万年”。
  祖先,是族“根”;民族,是国“根”。家族由同姓氏族组成,民族由“百家姓”组成。
  有家,才有国,叫“家国情怀”。
  大清道光壬辰年(公元1831年)《晋阳堂》我慈利“三山”唐氏首版族谱载:
  我的近祖唐国政,字:应熙,又名:永镇。
  唐国政的祖先唐显贵,是元朝泰定帝奇渥温也孙铁木儿年间都督官(1327—1332),后奉命赴浙江杭州履职,居南塘县长岭岗。元泰定四年(1327年),复官宦四川重庆府,居巴东县小东门通塔坪板桥场蒿岗岭四排楼木排巷大粟树双界土地。
  生子:堡、祥。
  唐国政父亲唐堡,系唐显贵长子,元朝文宗至顺三年壬申(1332—1342)世袭父职。
  生子:国政、国心、国顺。
  唐国政祖直系血脉可上溯至西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唐肇先。
  4月23日,唐肇先随犍为(今四川乐山)任歧偏(副)将北上征讨董卓之乱后,5月21日,奉命调征荆楚,屯兵江北之咀,续伐五强溪,获得五强溪境内诸地,始封辅国将军。在原大庸(今张家界)永定设辅国将军唐肇先帅府,成为今川、鄂、湘西地域第一代土司王。古永定卫及麻寮诸卫、所,均始于此时(肇先病逝于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殁于永定卫所大面茔,今湖北武峰县湾潭镇锁金山)。
  (插照片:唐国政、金夫人掛先锋印,唐湧、唐清像)
  我的近祖唐国政携金夫人挂先锋印与国心、国顺及其堂弟仕南元末明初入慈利“三山”(1357—2024),仕南入石门,至2024年已经667年,传世二十余代,繁衍的唐氏子孙,目前有族胞十余万之众。
  家谱、族谱与国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史。
  爱国、爱党,首先要爱家、爱祖先。
  爱祖先,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祖先的来龙去脉与我们的血肉关系。一个不了解祖先历史的子孙,不可能去自觉地热爱自己的祖先,更不可能为光宗耀祖做出子孙应有的贡献。
  至此,我通过在参与慈利唐氏第四次、第五次和中华唐氏通谱湖南卷唐氏族谱20余年担任顾问、总顾问的修谱机缘,结合我爱好文物收藏自学历史的优势,以唐氏大量古今族谱为线索,顺藤摸瓜,寻图索骥,博览各种族谱资料和海量相关史、志等,以及国家最新考古发现新证据,潜心学习、积累、研究、考证、综合成本文《我的祖先》——“唐尧文化渊源之初探”的收获和认识与族胞以及历史兴趣者分享。
  同时,也是对2023年8月出版的,我在为《中华唐氏通谱湖南慈利支系卷》第五次修谱所作《谱序一》一文的补充。
  一、中国历史新论。
  考古的尽头是奇迹,
  人类的起源是神话。
  2022年1月9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文明发展与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宣布:“中华万年文明史,就是世界文明史”。
  这是国际史学论壇第一次公开宣布,中国上古文明史,就是世界上古文明史。当今世界人类文明,都起源于华夏。认定,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是世界文明的起源。一致认为全世界各地人类起源与文明,都是上古时期从中国古昆仑山(地球的最高峰,在忆万年的地球汪洋中,最先露出陆地,形成生命的源头)这一中华文明生命源头蔓延到世界(地球)各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中国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源于非洲所编造的一切:
  江苏出土的人类远族,中华曙猿比非洲早了900万年;山西出土的人类用火痕迹比非洲早了90万年;河北出土的人类群居遗址比非洲早了200万年至数千年前,并且没有断层;山东出土的人类象牙磨铲比非洲早了10万年;河北省万年前就有了提炼染料的痕迹;山西2.8万年前就有了人类计数的符号;江西2.1万年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陶器;湖南1.8万年前就有了驯化水稻的痕迹;浙江1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最早居住的村寨痕迹;浙江义乌9000年前就有人类制作的彩陶、六爻、八卦、河图洛书符号;杭州在人类8000年前,就能制作漆弓、药罐、蚕丝、独木舟、木制轮轴、水平矩织机等。都依依证明了中国是人类起源与发源地。
  据我国古代纬书记载,从地球上人类混沌初开(盘古开天地)到燧人氏族部落就经历了近300万年(官方227.6万年)。据1987年3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元谋小河村蝴蝶梁考古发现的古“人猿”头骨及其牙齿化石科技测定,距今已有400万年,被命名为“蝴蝶东方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被认定是中华人种的初祖,也是世界人种的初祖。用考古发现的史实,回应了过去西方歧视性和不公正的“华夏人种非州传入说”,以及华夏文明3500年的伪说。
  国家主席习近平最新宣布:
  中华文明历史探源工程结论:
  历史和考古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旧石器时代暨火的应用);
  万年文化史(农耕水稻裁培);
  5000年文明史(文字、氏族、国家的出现)。
  这里我还要特别补充更新说明,考古队最新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发现16个字符,经过碳14和热成像光谱科学检测验证,这16个字符不属于我们已知的夏朝以来历史的任何王朝。而属虞朝的文字符号,比夏朝还要早3000年历史。 《论语》中曾有说“唐尧之际,虞斯为盛”,说的就是唐尧时代天下太平兴旺与虞舜朝为盛 。 为此,目前华夏的历史不是5000年的概念,而是8000年以上,并且没有断层。过去西方对中国历史定义的3700年不攻自破。
  考古发现对16个字符的考证, 证明夏朝以前有“陶唐氏政权”和“有虞氏政权”的真实存在,也就是中国王朝的历史应该是“唐尧虞舜夏商周”帝王朝的延续,比所谓中国王朝起于夏朝早了3000余年(随着考古和出土文物的挖掘恐怕还会提升), 更令人惊奇的是,16个字符的前三个字竟然写着“古人云”,说明那个时代之前还有“古人”说了什么。也证明中华文明史将会随着考古的新发现,超过一万年以上,
  有力回击了中华文明“非州传入说”的贬低与历史误导。
  二、人类远古史。
  (一)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华夏祖先繁衍脉络:
  有巢氏(简称“巢”,号大巢,开创了人类荒野无居,在树林中构木为巢,防患野兽肆虐的树巢,并未后来进化地面穴居、洞居、包括今西北地区的窑洞产生、用木材搭建安全居所做出了贡献,而位列早期五氏之首,誉为华夏第一文始祖,约于公元前5万至20万年前)——煫人氏(居上古商丘,称燧明国,因钻木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历史,开创了人类华夏乃至全球熟食新纪元,尊为燧皇、火祖,约公元前1万至5万年前)——弇兹氏,约公元前1万至公元前4万年前。传说弇兹氏与华胥氏族有过亲密关系与合作——华胥氏,传说是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初最著名的最后一位女性领袖人物,姓风。约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3万年间,被史学家称为华夏的始祖母。出生在今陕西兰田县。传说,今天中华大地,凡带“华”的地名均与华胥氏有关,如华山、华阳等。——伏羲女娲氏。
  伏羲,为华胥氏之子,姓风,公元前7707年至7724年;女娲则为公元前7653年至7707年,伏羲女娲时代历经78任首领,立国2716年。其中,女娲公元前7707至7653年,建都汝阳。是母系氏族社会过度到父系氏社会风兖部落首领。居今甘肃庆阳与平凉市境里。正妃为圣妃,而伏羲私恋是素女,就是弇兹氏之女,与伏羲生了咸鸟等九子和宓妃、宓喜二女。后来,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生务相。传说居清江(川鄂交界处)务相成为清江流域的土著原住民,发展五姓(务、樊、相、覃、郑),与当今的土家族源流有因果关系,成为土家族祖先。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华胥氏,是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临界的最后一位传说中的杰出女性领袖代表人物。
  (二)父系氏族社会从伏羲、女娲开始。
  (三)“三皇五帝”。有两种传说:一说地皇神农、天皇伏羲、人皇女娲;一说煫人、伏羲、神农三皇。
  “五帝”顺序比较一致: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干、帝尧陶唐氏、虞舜有虞氏。
  黄帝之前,还有一位桀鷔不训、叛乱频发的蚩尤,后被炎帝神农联合黄帝决战涿鹿征服蚩尤后,炎帝神农归附黄帝,一统华夏,尊黄帝为华夏共主。
  黄帝定都轩辕山,娶西陵国氏公主嫘祖为正妃。育二子:玄嚣(居江水)、昌意(居若水)。
  次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高阳。黄帝逝后继位,称高阳氏颛顼帝。
  高阳氏颛顼帝之子穷蝉后,黄帝之曾孙玄嚣的孙子高辛氏喾继位颛顼帝,称“帝喾”。
  高辛氏喾之父及其祖父玄嚣均未继帝位,而传至颛顼的侄子高辛氏喾继位颛顼称“帝喾”。
  帝喾娶娵訾氏生子挚;取陈锋氏生子放勋(黄帝玄孙)。
  传帝喾娶有4个妃子。元配有邰氏姜源,生后稷;第二妃娵訾氏常仪,生挚(民间传说中的月宫嫦娥,有史载就是常仪修道成仙的化身);第三妃娶陈锋氏女庆都,又名女皇,生放勋;第四妃娶有娀氏简狄,生子契。
  帝喾有后稷、挚、尧、契四子。即:后稷—不窟—公牛—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麦—亶父—季历(公季)—姬昌(周文王)—姬发(周武王)—姬诵(周成王)—姬(叔)虞(周成王灭尧裔唐国封侯叔虞,称唐叔虞。其子燮父改“唐国”为“晋”国),后人称其为晋国开国者。
  次子帝挚(后裔无载);
  第三子放勋。
  帝喾,姬姓,名俊。生于高辛(今河南),故称高辛氏。姬俊5岁时(公元前2270年),受封于辛侯,公元前2260年15岁时,辅佐叔父颛顼,公元前2245年,颛顼78岁崩,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是青阳氏政权第16任(世)帝,称帝喾,建都城于毫(今河南),享寿百岁,葬于故地高辛,有帝喾陵。
  第16任(世)帝喾逝后,其子挚继位,成为青阳氏政权第17任(世)帝,称帝挚。帝挚在位九年,传“为政不善”,被同父异母放勋姜尧取代,称帝尧。
  尧,又称唐尧。帝喾与庆都生子,从小随母居伊祁侯家,姓伊祁,名放勋。13岁封陶邑(今山东荷泽市定陶区)。15岁辅佐同父异母兄长帝挚,后改封唐邑(今河北保定唐县),号陶唐氏,史称唐尧(这也是当今唐姓始祖的起源和共祖)。20岁,尧取代帝挚,原青阳氏政权帝挚末帝政权消失.不复存在,改国号唐,初都古唐邑伏城,以“唐”为姓,称唐尧,后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称,尧立位70年知舜,并代政帝尧。20年后,舜摄政尧政。尧让位舜28年后逝,葬谷林(今山东鄄城县境)。
  (四)尧舜“禅让”一直在误导国人。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时隔2155年后所著《史记》称尧逝后,舜继位,为“禅让”,作为唯一正史广泛影响至今。
  随着现代考古对出土文物碳14以及分子学检测和科学验证,特别是1978年山西陶寺遗址(古尧都城)出土文物陶片文字中的“囚尧”字样考证和轰动全球的“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佐证,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中,尧舜两朝政权更替所谓的“禅让”美传可能掩饰了历史的真相。不仅不是真正的“禅让”,而且在尧舜政权更迭中隐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残酷斗争史。再说,“禅让”,也不符合上古华夏氏族部落万年以上家族世袭传承规律与习俗。这一几千年的历史真相掩饰与误导,除了司马迁历史的局限和个人政治偏见等一相情愿外,还有可能刻意掩盖历史真相,误导后人的初衷。
  (五)帝尧是“五帝”时唯一在位丢掉帝位的共主。
  上古时代的华夏氏族部落联盟中,流传着两位传奇帝王。唐尧和虞舜,都是上古时代的英明统治者。1.(2024.9.12)
390525639da4010338c211281eb62be.jpg
  唐尧之长子丹朱帝(见山海经著),曾继父尧位三年,并非《史记》“尧舜禅让”帝位。

4a1b3a977e26a55c9f6f3b3be3a4c05.jpg
  舜继位后,改帝尧陶唐氏政权为有虞氏政权,并迁出尧都。

  此后,尧裔子孙命运多舛,隐姓埋名不兴。初为豢龙氏国(养猪),称“豢龙氏”。夏朝被招进宫为孔甲王养龙(今考古证实为鳄鱼),出了一位尧裔丹朱子孙伊祁姓刘累,因为先王养“龙”有功,被孔甲之子夏皋王赐“御龙氏”。到商朝,伊祁陶唐氏尧裔丹朱后裔子孙被封豕韦国,称“豕韦氏”。(其中,一支子孙以“刘”姓,成为今华夏刘氏起姓公认祖;一支复为尧裔“唐国君”(公)。至西周武王灭商,尧裔丹朱刘累之后裔子孙唐国因涉嫌参与“三叔”反叛之乱,被武王长子周成王灭,并假以“桐圭”戏说,封其幼弟姬叔为被灭原尧裔唐国侯,以国为姓,称“唐叔虞”传世,取代原尧裔正宗唐国公,而将被灭原尧裔唐国公由爵降伯,迫迁其王公贵族于古镐京杜城(今西安),称杜伯国,始姓唐氏、杜氏、唐杜氏传世。
  中华唐氏血源主脉为开姓始祖唐尧及其长子丹朱帝后裔。
  历史与现代考古最新考证和发现,尧舜朝政更替,并非历史上所传尧帝年老退位,将帝位“禅让”有虞氏舜,而是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帝位交替斗争(1978年山西考古尧都陶寺遗址已经发现出土陶罐有“囚尧”文物实证等)。本来唐尧之长子丹朱是世袭继承过其父唐尧帝位的,称丹朱帝(名著《山海经》等多部史书也记有“丹朱帝”之称)。但汉朝御史官司马迁所著《史记》因历史的局限和个人的史观等不明原因,却将他编著1000余年前发生的尧舜帝位政权更替,变成了“尧舜禅让”的美丽历史传说,误导国人几千年至今。
  帝尧逝后,丹朱帝不明原因失位,成了有虞氏姚舜继承尧位后,尧裔子孙显然受到排斥与打压,淡出朝野,成为遮民,有的甚至隐姓埋名,世系混繁,掩没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后朝官史记载史料极微。
  仅有唐尧、丹朱后裔简略世系线索:
  尧舜之后,在夏王朝启、禹前后,约公元前2140年,尧裔丹朱家族后裔多为遮民,传先为“豢龙氏”,至夏王孔甲约公元前2070年至1816年,尧裔丹朱子孙中出了一位善养龙的刘国累公,史称刘累(当今华夏刘姓,公认其起姓始祖,实为伊祁尧裔陶唐氏后代),被招入夏王府为孔甲王侍(养)龙(现代考古证实为“鳄鱼”)有功,后被孔甲王之子皋继承父王位,赐予刘累公“御龙氏”。在商成为“豕韦国”公,称豕韦氏;到西周初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尧裔、丹朱、刘累公后代子孙分支刘姓、复唐姓,尧裔丹朱刘累一脉分支为周初正宗唐国公。武王灭殷商兴周八年后逝,约公元前1063年,其幼子姬涌继位称周成王,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引发包括被灭殷商王公贵族残余势力不满的“三叔之乱”,涉嫌尧裔丹朱、刘累之周王朝诸侯唐国公参与(唐国季世唐叔虞),而被周成王所灭,周成王为了名正言顺灭尧裔丹朱刘累子孙唐国,还预谋了假借托梦天意“虞字纹”和“桐圭”游戏改封其幼弟姬叔虞为原尧裔唐国侯,因以国姓,称“唐叔虞”,有意巧合重叠了原尧裔旧唐国被灭季唐叔虞而误传,引发中华全国唐氏渊源混争。
  周王朝为了根除旧唐国作乱隐患,将所灭原尧裔唐国贵族发落杜城(今西安),侯位由爵降为伯位诸侯国,称杜伯,也称唐杜国,新迁居唐杜国的原尧裔唐国王公贵族以唐或杜为姓。杜伯国历经图治不久,迅速兴旺发达,杜伯也成了周王朝的士大夫,曾一度引起周朝王室的忌讳,杜伯也因此遭到误杀,杜伯之子隰继位,因报复周王室杀父之仇,于公元前约781年,设计射杀了在杜伯国游猎的周宣王姬静后,便逃至原尧裔旧唐国已被姬唐叔虞之子燮父改唐为晋的诸侯国,隐名埋姓,先后随地、官职而姓随、范、士氏,最终成为晋国士大夫再次崛起家族势力,但是,其祥细世系待考。
  直到公元前350年左右,春秋战国有魏国大夫说秦的魏国唐氏外交家唐睢(有权威史书载唐睢为帝尧陶唐氏之后)出现,才有了中华唐氏唐睢后裔子孙较为准确的“递衍图”录(见宋朝邓名世编撰《古今姓氏辨证》、湖南东安县龙溪唐氏2016年三修族谱唐善生主编《唐氏族谱》上册P39页直到中华唐氏三始祖唐瑶、唐偕、唐咨主脉后裔祥细世系)。
  考我慈利“三山”唐氏历五次修谱载,我慈利杉木桥赵家铺村唐家湾子孙的祖先,远祖已追溯到东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镇国将军唐肇先(约生于东汉和帝刘肇,公元89年——105年间)。传其祖先历宦山西、陕西、四川、浙江、江西后,世居四川成都府。唐肇先祖奉命随犍为(今乐山市犍为县)任歧偏(副)将征剿“董卓之乱”后,挥戈南下,调征荆楚(今湘鄂全境与相邻省边境),屯兵江北之咀。
  有史料显示,唐肇先祖曾辅佐三国刘备与东吴联合駐军江夏(今湖北荆州),防守御所,亲率2万军士,联合东吴,参与“赤壁会战”,对抗曹操阵营。有三国谋士诸葛亮说:“五溪三苗归肇先管辖”。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四月二十三日,唐肇先祖随汉献帝刘协键为(今乐山犍为县)任歧偏(副)将征剿董卓后,续伐五强溪三苗(今湘西地域),初平元年(190年)庚午年四月二十三日,续伐五強溪三苗(今湘西鄂近邻广大地域)境内诸地,以辟土永镇,始封辅国将军,并在今张家界原大庸永定设辅国将军唐肇先帅府,成为湘西广大地域最早、也是第一代土司王。之后建制的古永定卫及麻寮诸卫所均始于此(并非目前始于唐代九百年的鄂东枝江土司王城、湘西永顺土司王城)。

  谱载:唐肇先祖病于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丙子年(公元196年),歿葬永定卫所大面茔(今湖北五峰县湾潭锁金山大面里村)。
225e1f577519d6fa8511747ae3de951.jpg
  江西南昌市进贤县池溪《晋阳郡》《唐氏重修宗谱》(卷一“根源考”)关于春秋战国著名策士(外交家,“不辱使命,说秦救魏”)魏大夫唐睢的祥细记载。
c938b5859f0617d55df5fdd25114c7f.jpg
  上图,为湖南省东安县白牙市龙溪唐氏三修族谱编纂委员会主编唐善生2016年丙申岁之关于“唐睢后裔递衍图”,比较祥细的世系脉络(周边红黑标註为本人所考附加)。
  江西南昌市进贤县池溪“晋阳郡”《唐氏重修宗谱》老谱(卷一“根源考”)关于春秋战国著名外交家魏大夫唐睢家族的祥细记载。从春秋战国魏大夫唐睢一世起,历其子二世唐佐(西汉中大夫)、孙三世唐厉(西汉高祖任沛都斥邱懿侯)、重孙四世唐共(世袭同前)、曾孙五世唐朝(公元前15年任丹阳太守,今安徽涂县东北)、六世唐贤(汉文帝靖侯)、七世唐尊,号明公(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见湖南通谱P312页唐氏岳阳平江晋阳堂是其后裔)、八世唐蒙(汉宣帝刘询约公元前73年时中郎将,鄱阳令,在今江西)、九世唐都(夜郎没犍为郡,今四川宜宾西南,古邛崃临邛令)、十世唐伦(汉成帝刘骜约公元前32年袭父职)、十一世唐林(约公元9年至23年,汉平帝刘衎中书令,王莽时封建德侯)、十二世唐蔚(居古颖川,今河南,袭父职)、十三世唐惠(羌),东汉章帝,约公元76年任武威长,今甘肃九泉地)、十四世唐贲(贵),(约公元107年西汉安帝时侍御史),十五世唐珍,居广东连县,为唐衡之子,字惠伯,任东汉桓帝大司空职,约公元147—167年。
  十六世唐瑁,这是我慈利三山唐氏,唐肇先后裔子孙值得特别关注和进一步考证的一位祖先,综合各谱,我们的东汉远祖唐肇先疑与唐瑁及其子唐翔家族分支有关。
  唐瑁,东汉灵帝刘宏约公元168年至189年,东汉献帝刘协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时任会稽(今浙江)太守,是最早入浙江绍兴的唐氏祖先。唐瑁,原为今河南古颖川人,东汉灵帝刘宏、少帝刘辩(在位2年189年至190年被乱臣董卓阴谋所废,终年十五岁,为汉灵帝与其母何皇后公元前176年所生)、献帝刘协三朝浙江会稽太守(约公元168年至公元220年)是东汉被废弘农王刘辩(东汉灵帝之子)所纳唯一名姬妾唐姬的父亲。
  前述慈利三山唐氏远祖唐肇先,正如其历修族谱记载: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四月二十三日,唐肇先祖随汉献帝刘协键为(今乐山犍为县)任歧偏(副)将征剿董卓后,续伐五强溪三苗(今湘西地域),初平元年(190年)庚午年四月二十三日,续伐五強溪三苗(今湘西鄂近邻广大地域)境内诸地,以辟土永镇,始封辅国将军,并在今张家界原大庸永定设辅国将军唐肇先帅府,成为湘西广大地域最早、也是第一代土司王”。

  以此对接,可以推断,我慈利三山唐氏远祖唐肇先以上世系,极有可能是同时代唐瑁家族成员中的某支后裔,有待后裔子孙进一步详考。
d6009a44d71da14eab92217ac0263c6.jpg
  帝尧伊祁陶唐氏丹朱后裔夏朝刘累公第25世嫡孙大汉王朝建立者并影响至今的高祖刘邦像。
  《唐肇先历朝世袭土司王》
  我远祖汉一世唐肇先公于东汉献帝刘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逝后,其二世长子唐壹世袭辅国将军唐肇先土司王府之父职,镇守永定。
  历汉三世唐仁、四世唐定、五世唐国、六世唐泰、七世唐承尧、八世唐平、汉九世唐咨(公元263年在职),计67年。
  《唐肇先后裔南北朝至隋世袭土司王无考》
  约东吴景帝(孙休)永安263年历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随朝至唐朝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间,计约574年世袭土司王世系无传待考(其中传有唐朝武周则天皇帝武曌永泰公主附马为我唐氏祖……)。
  《唐肇先后裔唐朝世袭土司王》
  唐朝开成三年戊午,公元838年有唐肇先后裔子孙唐朝一世唐永祚(838年—926年)、二世唐进宝、三世唐勋、四世唐百、五世唐万、六世唐拾、七世唐缵、八世唐鳌、九世唐鹤、十世唐策,共十世,但四世唐百(约公元936年在职,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三年丙申)至十世唐策,共十一代,其中五世唐百公元936年至十一世唐策之后宋一世唐积金任职公元962年计26年间,除有“世袭土司王”待考外,并无祥载。
  《唐肇先后裔宋朝世袭土司王》
  唐肇先祖后裔宋一世唐积金(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壬戌公元962年投诚,钦敕诰命号纸,仍授平蛮土司王原职,防御南方“八蛮”,也称南方少数民族“八国”),历二世唐存礼、三世唐孔严、四世唐美熏、五世唐国忠、六世唐允銮、七世唐节高、八世唐玉俸、九世唐怀忠、十世唐擢承、十一世唐智识、十二世唐承基(有传十三世唐文信、十四世唐子淳、唐子矜?待考,祥见中华唐氏族谱湖南卷p355页、慈利唐氏支系谱上卷第P25—27页)。
  《唐肇先后裔元朝世袭土司王》
  一世唐弘业,1283-1297年在职。元世祖奇渥温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替袭守土。
  编者注记:
  《中华唐氏通普·湖南卷》卷一342页载:石门·慈利土家族唐氏综述:"唐弘业,公元1266年(元世祖至元年间)招抚替袭守土。"
  "唐朝国,1319年大军功,赐敕印仍防六路关隘。"
  历元二世唐朝国、元三世唐显贵,公元1327—1332年在职,麻寮千户所高祖。宧居山西太原府(官至太原知府),后赴浙江杭州任职,居南塘县长岭岗。再赴江西任职。元泰帝奇渥温也孙铁木儿泰定四年丁卯公元1327年复迁四川重庆,居重庆府巴东县小东门。袭职督都六路。生子:唐堡、唐祥。
  特别提示:
  此东汉远祖唐肇先公后裔土司王世袭至元朝唐显贵公,一脉相传清晣可见,并生有堡、祥二子。
  唐氏三山最早修谱列世,本应从唐显贵为一世,依唐堡、唐祥编列世系才为正确合理。但先祖首修《慈利三山唐氏族谱》一世却选择从唐显贵三位孙子之唐国政、唐国心、唐国顺中,长孙唐国政起世,修谱编为一世,似有偏颇,既不合常规,更不合血脉传承世系情理,急需慈利三山唐氏后裔第六次续修唐氏族谱,从唐显贵开始起绪一世,切勿继续延错。
  撰稿本文时,本人拟就此重新编列世系,并从唐显贵开始为我慈利三山唐氏起谱,现新列世系,兼顾旧列世系,既祈慈利唐氏后裔子孙第六次修谱貫通扶正。
  一世唐显贵、二世唐堡、唐祥,三世(旧一世)唐国政(有传国政、国心、国顺诸公由江西而入巴蜀,徏居荆楚繁衍,南北散列湖北枝江、鹤峰、澧州、石门、慈利等地域,星罗棋布,开枝散叶,子孙兴旺发达。国政公葬今湖北五峰县水浕司大面长乐地,有说鹤峰大木岭响水洞、大面乡鹿儿庄,进宝公与田妣仅九丈距,建于清同治二年。
  唐氏三修谱有记:
  在进堡公墓右侧有唐国政墓,大面山还有永逊国政公之孙墓。有传,国政公是赴浙江抗倭寇战死在宁波,因其战功,报皇上恩准,迁回五峰地安葬待考)、唐国心、唐国顺(原1世)、四世(原2世)唐湧、唐清(国政公配金氏挂先锋印生湧、清)、唐治(国政公配佘氏生治)。据枝江五峰县民间唐氏文化研究学者张老师记忆,唐湧、唐清兄弟居宣恩东门关小关7年(有说居慈利十八都花桥坪?设云阳寨卫所,以龙潭湾、天星岩为二大寨,分把诸路关隘。在拦渡江创立衙署,号南府(今鄂五峰县走马镇花桥村?)。明皇帝朱元璋调唐湧于枝江与海陵王作战被俘分尸,绑石沉尸于江。其弟唐清闻湧兄战逝,连夜策马率土兵,活捉海陵王,断尸万端。呈报明皇帝御旨:命其在湧公逝处,复金头、银支,全身重葬。敕封镇南武德将军职。
  五世(原3世)唐贤,六世(原4世)唐斌,七世唐盈(原5世),八世唐雄(原6世),九世唐冠(原7世),十世唐大节(原8世),十一世唐幸爵(原9世),十二世(原10世),十三世唐秉辅(原13世),十四世唐国星(原12世),十五世(原13世),十六世唐麟祥(原16世)。
  第十七世唐德昌(原15世)。德昌公为麟祥子,字启贤。出继麟微兼嗣。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至1721年在职土司王。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袭父唐麟微职,为僧兵,任湖广九溪卫(今慈利县江垭)第十八任正千户掌印顾,皇诰封武德将军。
  殁葬杉木桥黄虎坪(今黄家桥镇豹子村)五里堆。
  配覃氏生子:仁爵、仁禄、仁位、仁英。
  覃氏殁葬通津铺祖祠后,有碑记。
  今我赵家铺村唐家坡上下老屋、唐家湾所有后裔均为九溪卫正千户掌印武德将军唐德昌妣覃氏之直系血源子孙。
1907bf8217ca89eac6ca1a3ce5b1797.jpg
  2002年10月19日,中华唐氏“晋阳堂”慈利唐氏第四次修编委员会主要成员在慈利县宾馆会后留影(顾问唐纯烟摄影)。

上一篇:全子凰:由红军标语说开去
下一篇:唐纯烟:《我的祖先》——唐尧文化渊源研究之初探(下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4-12-3 13:33 , Processed in 0.09107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4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