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4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唐纯烟:纪念父母百年诞辰,感恩我生命里遇到的每一个人

  [复制链接]
149 2
感恩我生命里遇到的每一个人
——谨以此文纪念严父唐熙顺诞辰105周年,慈母柴立任诞辰104周年
(作者:唐纯烟)
image.jpg

人丁兴旺的唐熙顺柴立任大家族齐聚唐家湾土家民寨老堂屋(2010年)。

一、从这张军人照说起。
微信图片_20251109071925_36_1132.jpg
  这张军人照,就是1969年将我母親柴立任老大人从长沙开车送到常德的军用卫生救护车司机王如春老战友。
  王如春,湖南澧县人,后来复员回县城工作,现退休乡下定居。2017年,时隔56年后,因为网络信息的帮助,让我们得以重逢,在长沙聚,不由自主的再次回忆起我父親唐熙顺陪母親柴立任在长沙治疗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据王如春老战友记忆,当时同行的副驾驶员叫吴显生,沅陵人,1968年入伍。
  随车军医有曾德坤,临出发前,141师医院张宝林院长就安全送到做了特别嘱咐。
二、46岁母親罹患不治之症。
0bd02ad1b943ac3a27e0815052da5df4.jpg
  1967年,年仅46岁的母親柴立任,因生育七个儿女,含辛茹苦,积劳成疾,罹患乳腺癌,急需送母親去所属常德地区人民医院治疗。
  此时,因其能助力父母的老大唐纯烟、老二唐纯初、老三唐纯铁三个儿子已先后离家参军或在省外上学,家中只剩下未成年的唐纯军弟及唐秀英、唐慧英、唐玉英四个未成年的小弟妹。无奈之下,父親大人只好喊了我们姨娘柴玉凤家的第四子吴仁智老表帮忙,与我父親用木坐椅绑竹杠作担架,抬着母親翻山越岭五六十华里,将母親送到慈利县城,再搭乘汽车送到常德地区人民医院。
  病者也不逢时,就在医院对母親乳腺癌施行手术切除时,处在“文化大革命”两派群众组织武斗高峰期,手术是在不安定中仓促进行的。因医院处于瘫痪状态,还未等手术后的母親完全康复,父親就匆匆为母親办出院手续,将母親送回了家。
  1968年初,我因部队战备任务重不能回家,曾想请母親来桂林部队休养一段,以减轻家庭对她的重负和生活困难。但是,当母親由第一次从部队回家探親的唐纯初弟陪同,拔山涉水来到慈利县城,准备坐火车来部队时,恰遇我部一复员战友柴丛任,并转告我弟唐纯初,告知部队将要离开桂林去长沙执行“解放军三支两军”任务。为不影响我的工作,纯初弟和立任母親只好遗憾地中途而返,这也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与永远的愧疚,至今后悔不已。
微信图片_20251109072130_39_1132.jpg

1967年,46岁的母親柴立任罹患不治之症乳腺癌,为不影响纯烟、纯初、纯铁在军队和学校的工作与学习,父母瞒着其三个在外地的儿子,由父親唐熙顺一人陪护我们的母親在常德地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图为出院时常德留影。

三、参军六年后第一次回家探親。

  1962年底,我从杉木桥人民公社卫生院一名中医药职员,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心中的目标只有两个:
  一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二是改变未来家庭和农村艰苦的现状。不混出个“人样”,誓不归乡。
  六年多,在部队众多老八路、老革命的直接影响与热心培养和教导下,我以“两个目标”为动力,历经自己的刻苦学习、政治进步与脚踏实地的奋斗,也收获了部队各级首长对我的肯定与赞赏。入伍一年多,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班长,服役第三年,就由列兵、上等兵晋升至下士军衔到军衔制度改革取消军衔。当士兵,连续三年被评为广州军区颁发的“五好战士”光荣称号。四年后,又被评为47军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出席全军代表大会并被提拔为干部。本人因此,也才有了军官可享受休假探親的机会。
  1968年下半年,我终于实现了参军六年后第一次回家探親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母親见到久别重逢的儿子,父母与全家有溢于言表的喜悦和全家的温馨,却抹去了一切过往。身患癌症的母親看上去,精神还好,仍然不辞辛劳地为我的回家,为了一家老小,不知疲倦地忙上忙下,操捞内外,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过,完全沉迷在久别重逢的欢乐与喜悦的家庭氛围中。
四、部队战备调防。
  回到部队后,我步兵第141师奉中央军委命令,主力进入正在文化大革命的长沙“三支两军”工作,维护长沙乃至湖南全省“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稳定与“抓革命促生产”。余部则离开广西挂林駐地奇峰镇,駐防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新江镇境里一个深山老林中原42军127师的军事营地。我在师部留守处工作,后来证明,这是中央军委一次隐密的野战军战略调防。
五、母親在长沙三个医院的治疗。
  就在部队千军万马秘密调动广东翁源安营扎寨的紧张时刻,我接到父親熙顺大人的邮件信,母親可能因癌症转移扩散,病情恶化,急需去长沙治疗。时已是1968年冬天,我因部队刚入駐新营区,在留守处工作离不开,母親急需送到长沙治疗的信息,报告师后勤部留守处马徐副政委指示,又电话报告了正在长沙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师后勤部刘殿喜政委,为我母親在长沙住院治疗给予安排。在刘政委的親切关怀下,母親由父親陪同,顺利地住进了被我军接管的解放军陆军第163医院治疗。在我不能親临长沙的情况下,刘政委指定师后勤部战勤科周裕厚参谋具体负责,并保持母親治疗情况与我的军用电话联系,令我非常感动和安心广东留守处的工作。
  就在母親入住解放军163医院后,我有了一次因公出差长沙的机会,从广东韶关乘火车到了长沙,直奔163医院,这是我自上次回家探親后,第二次看到母親,与上次在家见到时的母親,已是判若两人。只见她半卧在病床上,虽双眼深情,但已深深凹陷,面容憔悴,骨瘦如柴,她痴痴地望着站立在她病床边的我……。
  我知道母親在想什么,此刻正是无声胜有声,泪水湿润了她的双眼。我不由自主的伏在她的床边哭起来了。
  昼夜照顾母親的父親疲惫不堪,坐在一旁,望着我们。
  母親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晚期癌症扩散的剧烈疼痛和精神折磨。
  鉴于治疗效果不佳,我经过与陆军163医院协商,在我駐长部队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我师驻省卫生厅“三支两军”干部的联系,又将母親转入地方湖南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今中南大学)。我因公仍无法陪护父母,只好再次委托师后勤部战勤科周裕厚参谋关照与保持军用电话联系。
  第三次,我去看母親,是我利用去长沙参加四十七军召开全军干部工作会议的机会探望母親,在湖南医学院附一医院,由于采用了放疗和化学治疗,母親果然比在163医院治疗效果好多了。
  但此时,我遇到一个棘手问题,父親因为陪母親在长沙住院,离家时间较长,对家里未成年的四个小弟妹和高龄外婆吴雪南老人的牵挂与放心不下,以及治疗费用压力等(其间,我每个月50余元的薪资,全部委托战勤科周裕厚参谋直接在长沙我后勤部财务科代我领取,直接送至医院我父親手中,我自己没有领过工资。后来在我与父親交流中得知,父親收到我的工资,有一部分却转寄给在广东英德县中南茶叶技术学校在读的唐纯铁弟急用的学费开支了。因父亲急于要与母親出院回家,这下可难倒我了。我的意见,乘母親在此治疗有效果,再巩固治疗一段,但我反复劝说父親无效,甚至与父親发生过争执,最后他答应我,将母親转湖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一段,因为该院有一位他认识的我小时候就知道老家慈利县通津铺的唐家名老中医唐寿(会)民。但在中医院治疗不到半个月,母親病情急转直下,父親见治愈无望,又忌讳母親病逝在异地,此时,我只好决定让母親出院送回老家。
微信图片_20251109072202_41_1132.jpg

1969年元旦唐纯烟在“文革支左”长沙与曾经代唐純烟兼顾其母親的师后勤部战勤科親密战友周裕厚参谋合影。

六、部队派救护车送父母親到常德。

  此时,我141师在长沙的部队又奉命开进汉寿县西湖农场生产基地(实际这是中央军委对47军战略预备队战略部署大调整之前的一次掩敌耳目的迂迴前兆)。
  在141师后勤部首长和机关的支持下,因我要在会议结束后,速返广东翁源师部营地留守处,没有时间陪父親送母親回家。师后勤部指示师医院派军用救护车及医护人员用担架上车,连夜将母親送至常德市汽车西站,父母从常德西站转乘回慈利县的公共汽车。正是我的这位救护车司机战友王阳春、吴显生他们,还有军医曾德坤等。王阳春战友至今还记得送我母親的全过程。
  后来得知,父母在慈利县第二天,再请了我们老家的四老表吴仁智赶到慈利与我父親再用坐椅绑竹杆支架,翻越近60华里山路,将母親送回唐家湾老屋。
七、母親含泪永逝。
  1969年5月1日,我们141师駐广东翁源留守处的师后勤部马徐副政委接到我师驻汉寿西湖农场后勤部首长的通知,要求我与马徐副政委一同去汉寿西湖,参加师后勤部的党委会。5月5日,我俩全副武装乘火车、坐汽车来到常德地区汉寿县西湖农场师部駐地,刚开了两天党委会,我在駐地先后接到从广东翁源师部留守处连续转发的“母親病危”和“母親病故”的两封邮政电报,因电报来回辗转,已迟误过时几天。
  噩耗惊魂,悲痛万分。我未来得及工作交接,便仓促从汉寿西湖农场起程,赶回慈利老家赴丧。
  回到家,一片宁静。母親柴立任,5月8日被癌症夺去了她年轻宝贵的生命,父親带领家人和乡親们于5月9日将母親安葬于唐家坡老屋,我见到的只是母親的一堆新坟,顿时,我长叹不止,悲痛欲绝,尽是悔恨和痛哭。
微信图片_20251109072228_43_1132.jpg

步兵第141师后勤部马徐政委(前右)与政治办公室李天伶主任(后中)及陈太杰干事(后右)陈广年干事(左)欢送唐纯烟(前中)赴陆军第47军政治部干部处任职前合影于岳阳楼(1970年2月)

八、忠孝难全

  自古道:福无双至,忠孝难全。
  母親大人逝世前,已将前三个孩子养大成人,并有长子唐纯烟、次子唐纯初、三子唐纯铁的奋发努力,正在成功的路上,就在这个不平凡的家庭苦尽甜来之前,慈祥的母親,像是一位完成历史使命的英雄,不求子女感恩回报,挥手而去,撒手人环,我竟无法送母親人生最后一程。
  父母对子女是无私的,而子女感恩父母是有限的。
  他们为这个家庭的后来奉献了自己生命的全部,而我们做子女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斗呢?
9b670ba6321c3a2253fb33104c13610d.jpg

自古忠孝难双全。母親柴立任入葬数日后,唐纯烟、唐纯初、唐纯铁三兄弟才从外地赶回老家时与家人的合影。前挑从左至右唐慧英、唐秀英、唐熙和(四叔)、唐熙顺、唐玉英、吴雪兰(外婆,还是穿着三寸金莲的老者);后排从左至右唐纯烟、唐纯金(大伯长子)、吴仁智(表弟,姨妈柴玉凤之四子)、吴金洲(赵家铺大队党支部书记)、唐纯铁、唐纯军、唐纯初。

  即使在家庭悲哀的时刻,人人胸前都佩有伟人毛泽东主席像章,手持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本。足见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的至高信仰与精神面貌,还有親情与友情与今天的差距。同时也折射出这个家族昔日真正的“正能量”。
九、感恩在我生命中遇到的一切。
0bf2699805ea3075cc7165d6a8c3731a.jpg

古言道:“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没有“唐家湾”,没有唐熙顺柴立任,就没有唐纯烟七姊妹,没有后来的一切。这是在其父母逝世后唐家湾“七姊妹”合资修旧如旧的租屋门前会影,从左至右:唐玉英、唐纯铁、唐纯初、唐纯烟、唐纯军、唐秀英、唐慧英。门上“七星轩”石刻匾为中国著名金石书法篆刻家、画家李立先生题赠。

  从母親患病治疗到逝世,其中关联着无数人仁志士。原常德市地区人民医院,在毛泽东主席“救死护伤,治病救人”的思想指导下,冒着社会不稳定、甚至群众武斗、枪林弹雨的个人安全,坚持为我母親做完了乳腺癌手术。在入转长沙陆军第163医院、湖南省医学院附属一医院、湖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均一路畅通。部队医院将我母親作为特殊困难家庭,给予了免费治疗;湖南省医学院上个世纪4000余元的住院医药治疗费,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全部免除等等,都是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福利。
  尤其是我因部队战备频繁调动和工作岗位不能离开岗位、去照顾住院母親时,竟有部队各级领导和战友们代替我去关照与服务我的母親,这在当下灯红酒绿、纸迷金醉的时代,几乎是一场侈华和不可思议的梦想。
  在此文结束前,我要特别感恩因为我母親在常、长住院治疗数所医院至逝世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友善者、关心者和支持者。
  感谢至今还有联系的王如春老战友!

墨舞云烟~据日记《母親的逝世》再回忆
2025年10月29日多味斋
42eb64f2e28c1576bbc447e607ddc7fc.jpg
作者简介
  唐纯烟,字丹文、号筆耕,晚号墨舞云烟,土家族,多味斋主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作家,收藏家。
  1962年8月参加工作,同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步兵第141师后勤部政治办公室,陆军第47军政治部干部处等任职。
  1979年9月转业湖南省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办公室任职。
  曾是《湖南资料手册》《湖南省志<军事志>》编辑、《湖南年鉴》总撰稿人;《湖南人防报》《湖南人防学术(期刋)》创始人、第一任主篇。
  中华唐氏文化研究会湖南省分会顾问、慈利县分会总顾问。
  著书颇丰。个人专著《行之正道》201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如今,又醉心于网络文学创作,有不少作品在多家知名网络公众平台发表获赞。

上一篇:读卓乐知先生书感言:往事回忆与家国情怀

评论 2

玩慈利网主编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发表于 昨天 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多味斋唐纯烟 发表于 昨天 1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原过去,感恩父母,牢记使命,才能奋发有为。
母親治疗的境遇,也折射着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光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5-11-10 00:03 , Processed in 0.07096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5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