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性别保密
积分
金币
收听
听众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累计签到:504 天 连续签到:14 天
|
慈利县岩泊渡镇任氏桥村吉强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骆渊祥带领儿子一起发展生态循环产业,不仅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还带动了当地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
深冬时节,记者在岩泊渡镇任氏桥村吉强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油菜基地看到,绿油油的油菜长势喜人,建在山坡上的养殖场里,土鸡、黑山羊正在觅食;在腊肉熏烤房,满炕的腊肉在柴火的熏烤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3年前,一直从事挖机工作的骆渊祥看到近些年来,农村里因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留守在家的老人无法耕种,导致土地撂荒,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慈利县吉强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经营发展模式总投资100万元在岩泊渡镇流转了600亩农田和200亩耕地,建成了百亩富硒稻谷生产基地6个,年产稻谷25000公斤、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2个,带动农户种养150亩,还自建了红薯粉丝加工厂,每年加工红薯粉丝12000公斤。
目前,合作社有固定工人30名,工资从1800元到3000多元不等,有的工人一年最多可拿到近4万元的工资。骆渊祥所打造的生态循环农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财富,还带动了当地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76人就业增收脱贫摘帽,为更多村民带去了财富。
(来源:智慧慈利 作者:田鹏)
|
上一篇:慈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一批假冒伪劣床垫进行集中销毁下一篇:慈利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汪家桥查获7台超限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