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玩慈利网 首页 慈利概况 查看内容

渔浦书院,近代慈利人才辈出的源泉

2015-11-1 22:31| 发布者: 玩慈利网| 查看: 4784| 评论: 0|原作者: 于乾松|来自: 玩慈利网

摘要:   慈利向来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在澧水流域,古代慈利属于澧州,澧州州治地共有书院15所。而据《慈利县志》所载,慈利县的书院就有11所,即:清溪书院、聚奎书院、环溪书院、月川书院、羊山书院、出谷亭书院、道源书 ...

  慈利向来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在澧水流域,古代慈利属于澧州,澧州州治地共有书院15所。而据《慈利县志》所载,慈利县的书院就有11所,即:清溪书院、聚奎书院、环溪书院、月川书院、羊山书院、出谷亭书院、道源书院、零阳书院、渔浦书院、溇东书院、两溪书院。

  其中最早的书院是宋代进士刘甸、刘畴在龙头坪紫霞观中,建于北宋政和年间的清溪书院。而后在元、明、清的各代,一些有识之士又分别在县城水溪头、阳适山、九溪城、十五都官地坪、阳和乡等地,或由地方长官、或由地方学人、或由地方热心教育者或劝捐、或集资筹资、或捐建、兴建过规模不一的书院。而慈利县建设最迟的一所书院,则是在今零溪乡两岔溪村的两溪书院。该书院于清光绪十七(1891)年由当地富户朱功九(庠名朱希文 注:庠名类似学名)捐田租千石,由朱氏当铺改建。光绪帝曾为嘉奖此义举,赐有“嘉惠士林”匾额一块,朱庆生(拔贡 注:、类似于因学业好保举入京当官)、李容静(桃源人)曾任山长。清光绪三十二(1906)年改为两溪高等小学堂,民国十四年改为私立功九小学,现为两岔溪村小学。

  本文就讲讲渔浦书院。光绪初年,阳和学人李绍华由澧县回乡讲学。鉴于桑梓文化闭塞,教育落后,就是富家子弟也只能到外地书院深造,于是与乡贤李长卿及张某等倡议,创办渔浦书院。光绪九年(1883)年秋,他们约集乡绅商计集资办学事宜,获准建校。当天李长卿置酒集客,酒半,他对大家说道:“我里高资率不逾三传而破败相踵。君等凭藉前荫,损志益过,群谤所的,何若更私货力,为子孙以令乡校之兴?”李当即率先捐款。接着,李绍华捐田100担,光洋500元,并又动员其伯叔李祖松、祖柏、祖春、祖桂等各捐田100担。另加上张、王、朱等富户也相继捐的田产、钱财,共计得租田932担6斗5升,作为固定校产。

  另经公义,将附近溪口镇商厘税每串钱抽20%作为办学经费。经费落实之后,大家公推李绍华、李长卿主持建院工作。特请外地高明地理先生选址,选来选去,最后选择渔浦寨岗前坪北角的廖姓祖茔,经多次协商,才由书院购买。决定仿照岳麓书院样式修建,还自烧砖瓦,均在砖上铸有“渔浦书院造”字样。当地群众出力者、献料者非常踊跃。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孟秋,书院落成,占地8000平方米。报经省宪批准,正式定名为渔浦书院。竣工之日,县长亲临,唱戏庆典。

  渔浦书院分正殿、东西二斋、藏书楼、彰义祠和教学楼5大部分。另有八角亭、校门亭及生活用房等。正殿有两进,中间用过道连接,过道深17米,宽12米,高4米。道的左右各有天井、花坛。东西两斋前各设一墙壁,中间有操坪,坪的两侧至今尚存古柏十株。校门前面设左右两舍,门两旁均亦有风火隔墙。头门墙上,有“忠孝廉洁”四个大字;两边侧门额上写有“入德之门”。二殿匾额为“菇溪撷秀”,门联是“他年新人物,从此诞生;今日小学堂,愿诸努力”。大门前即是约1000平方米的长方形操坪,以垣墙围住。彰义祠在东斋之东,系一四周围住的楼台式建筑,其匾额是“州壤雄风”。藏书楼位于正殿右后高台处,为两层楼房。整个书院建筑布局合理,宽敞明亮,神采飞扬。藏书楼原来藏书近10万册,有《廿二史》、《万有文库》等珍本。每年中夏出晒,一般两个人要翻晒一个暑假。后来书院历经社会变革,书籍散失殆尽,藏书楼仅存一古老的菊花石砚池。

  书院建成之后,曾延聘在南京讲学的著名学者阎镇珩任山长兼主讲,李绍华掌管校务,讲师有何伯次、何尧次、向廷佐等。由于名师望重,曾吸引了九澧各地青年来此就读。

  渔浦书院的大门平时是关闭的,只有重大喜庆才打开。平时师生都从“入德之门”进出。书院的考试制度非常严格,每逢开考,即封锁各门,考题放在课桌上的竹筒里,学生取题作答。书院教学内容采取中西结合,并奖励优等学生:一级奖金1000串,二级500串,三级300串。阎镇珩主讲三年后,由县邑知名学者田金楠继任。书院一仍旧惯,文风不衰。

  因经费较充裕,师生伙食均由校方供给。由于办学成绩优异,光绪皇帝曾赐有大“典”一个,有重大事情如孔夫子诞辰、进考场等就打“典”。田金楠之后,武陵文豪吴恭亨曾两次任主讲。他曾题联两副,一是“新学阐欧美,深山生龙蛇”;一是“菇澧百派合,太华一峰高。”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书院改名为渔浦高等学堂。1909年,学堂分甲乙丙丁4个班,每班约40人。甲班课程为国文、英文、物理、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另为成年人设有养成所,攻读新学,为期半年。民国成立后,渔浦书院更名为渔浦小学,学风依然浓厚。

  当时,渔浦书院还有自己的校歌,至今来听也会令人自豪不已,热血沸腾,奋发励志。这校歌是:“澧江东去,山水秀丽背太华。敦其博,矢期显扬。唯渔浦,是吾母校,人才辈出,家国辉煌。续努力,一致奋勇图强。任重道远,岂容傍徨!绮欤秀哉,祝渔浦,千秋万岁无疆!绮欤秀哉,祝渔浦,千秋万岁无疆!”

  大革命时期,革命知识分子来渔浦发动民众,组织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革命风云高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仍是党从事地下活动的阵地,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其后,渔浦小学改成渔浦中心国民小学。

  渔浦书院可谓是桃李遍地,英才辈出,除中共红色电台的创始人之一的张沈川外,尚有国民党高级将领王育璜、育瑛兄弟(注:慈利三中创办者),还有知名人士杨凡、宋赞、张友典、田邦璇、李均声、向名卓、田均厚、李玉伯等。

  1980年3月,渔浦书院列入慈利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湖南省教育厅拨专款8万元,对书院进行维修。

1

发呆

搞笑

加油

愤怒

无语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排行
热门推荐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4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