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9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慈利县阳和乡:清华学子巧用竹艺,打造“乡村新地标”

[复制链接]
193 0
  7月20日清晨,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榨油厂的空地上,竹影婆娑,清脆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在共青团慈利县委的组织下,由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湖南张家界(慈利)站实践支队与慈利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的创意实践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一群年轻学子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这座老榨油厂编织出一片集实用和美学于一体的休憩天地,让乡村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e5b7c37a-f2ce-4137-908c-c9512426a46a.jpg
  阳和土家族乡榨油厂是当地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工人们常年在车间与晾晒场间奔波,却始终缺少一处能歇脚闲谈的舒适角落。"得让榨油工人有个像样的休息处。"带着这个朴素的想法,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湖南张家界(慈利)站实践支队与本地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厂区,蹲点记录工人作业间隙的需求:有人希望能和工友坐下来聊聊家常,还有人盼着厂区环境能更舒心些。带着“得让榨油工人有个像样的休息处”这一朴素想法,实践支队与志愿者们开启这场创意改造之旅。
  "耐用、好看、便宜、接地气,我们希望榨油厂的改造能够符合这些需求。"阳和土家族乡渔浦村党支部书记廖光成提出诉求。实践支队针对地方的诉求,反复讨论,最终锁定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作为主材。这种生长在山间的植物,既便宜又符合环保理念,还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经过多轮方案打磨,一套包含竹椅、竹桌、竹篱笆与竹风铃的休憩空间设计方案最终成型。
b0d20b2a-319f-4032-906b-c343209a9ce3.jpg
  动工当日,烈日当空却挡不住年轻人的热情。削竹、打磨、拼接,学子们分工协作,指尖的竹片在汗水浸润下渐渐勾勒出休憩区的轮廓。他们特意用竹片编织了一道道高矮错落的篱笆,屋顶悬挂的竹制风铃随风轻摆,碰撞出叮咚声响,为机器轰鸣的厂区添了几分诗意。更特别的是,在浇筑休憩区水泥基底时,每位参与者都郑重按下手印——这些深浅不一的印记,成了青春与乡村共同成长的见证。
67e28fe0-3d8b-4178-81c8-b29c1ee068e2.jpg
  "竹椅弧度刚好,坐着比家里的木凳舒服!"首批体验的榨油厂工人试坐后竖起大拇指。看着工人们围坐在竹桌旁谈笑风生,实践支队成员刘思成深有感触:"晒黑了好几度,但这笑声比什么都值。"村民们也常来驻足:"厂子像披了件新衣裳,干活都有劲儿了!"
83ecf84f-7078-4058-a2f6-255a8e04cb1f.jpg
  如今,这片竹艺空间已成为榨油厂的"新地标":竹椅错落有致,竹篱环绕成趣,风过时竹铃轻唱,既解决了工人休憩难题,更让老厂房焕发新活力。这不仅是一次校地协作的成功实践,更彰显了青年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力量。
  共青团慈利县委副书记卓文婷表示:“此次改造项目不仅改善了榨油厂工人的工作环境,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吸引更多青年学子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意与活力,让创意之花在田间地头持续绽放。
(来源:慈利新闻网 作者:褚俊扬 向思湘 朱浩然)

上一篇:零溪镇二都岗村开设第一届暑期公益课堂,20多名小学生参加
下一篇:慈利县2025年中小学生“三独”艺术比赛圆满落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

关注

177

粉丝

15722

主题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5-8-1 06:16 , Processed in 0.04938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5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