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知乎网友:为什么体制内需要天天开会,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复制链接]
73 0
  现在体制内天天开会,大会小会,除了规避责任外,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体制内,最不缺的就是会,大会套小会,小会接碰头会,碰头会完了还有个务虚会,但凡是个角色有点职级的,你肯定感觉自己一天八小时,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
  职场人尤其是体制内的人肯定会纳闷:这么多会,除了浪费生命,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image.jpg
  开会的由来与本质
  先不急着吐槽,我们先了解一下,开会最早是干嘛用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几万年前,一群光着膀子的原始人,围着一堆篝火。
  他们在干嘛?他们在开会。
  他们在商量,明天是去东边的林子,还是西边的河谷,去围捕那头猛犸象。
  开会,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为了生存下去,进行信息同步、达成共识、协同行动的,最古老、也最有效的工具。
  后来,罗马人在元老院开会,决定帝国的法律和战争,梁山好汉在聚义厅开会,商量着劫富济贫。
  会的本质,古今中外,始终没变,它是一个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工具。
  一直到现代企业,开会的目的,理论上也是一样,大家坐下来,头脑风暴,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或者同步一下项目进度,确保所有人都在一个频道上。
  可现在的很多会变质了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尤其是在体制内,开会这件事,慢慢就变味了。
  它从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异化成了一种表演、一种仪式,甚至是一种目的本身。
  你问,体制内天天开会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真有,它解决了对某些人来说、比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几个问题。
image.jpg
  第一,它解决了明确谁是老大的问题
  一场会议,就是一个微型的权力剧场,谁坐在主位,老大的左边右边坐谁,谁最后一个做指示,谁可以随便打断别人,谁可以说会取消就取消、谁没说会议结束会就一直不会结束。
  这一切,都在无声地、一遍又一遍地,向所有人宣示和巩固着这个组织的权力序列。
  你的领导,可能在业务上已经一窍不通,但他只要能坐在那个主位上,看着你们所有人,正襟危坐,拿着小本本认真记录他说的每一句正确的废话,他的权力,就在这一刻,得到了确认和满足。
  第二,它解决了证明我很忙、我很重视的问题
  尤其是在上级领导交办了一项紧急任务之后,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向上表功方式是什么?
  就是立刻组织开会。
  周五下午五点下来一个文件,他周五晚上八点,就把所有人叫回来开动员会。这个会的内容可能毫无营养,但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份最漂亮的汇报。
  它在向上级领导传递一个信号:您的指示,我第一时间传达,连夜贯彻,我的团队很有战斗力。
  你看,会开了,姿态就有了,至于事情到底办得怎么样,那是下一步的事,急什么。
image.jpg
  第三,它解决了转嫁决策风险的问题
  这一点,你其实已经说到了,就是规避责任。
  一个事情,如果由领导一个人拍板,那出了问题,就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但如果他把十几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叫过来,开了三个小时的会,最后形成一份所有人都原则上同意的会议纪要。
  那么,这个决策,就从一个个人决策,变成了集体决策。
  将来万一出了事,要追责,这个会议纪要,就是他最好的护身符。
  你看,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是大家当时都同意了的。
  法不责众,这个风险,就被成功地稀释到了每一个人头上。
  但一切就该如此么?
image.jpg
  整个中国现代史上,最懂开会,也最痛恨这种烂会的,就是毛泽东。
  他靠开会,统一了思想,比如古田会议,解决了党指挥枪的根本问题,但他对那种脱离实际、只说空话的会,简直是深恶痛绝。
  他早就说过,不开无准备之会,不开无结果之会。
  他要求,会要短,话要真,要解决实际问题,在他那篇著名的《反对党八股》里(原文的节选附在后面,供大家拓展学习),他把那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形式主义,骂得体无完肤。
  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也有的。
  “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
  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在会场上做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总之,不看实际情形,死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942年8月
image.jpg
  他为什么如此警惕?
  因为他一生都在打仗,他知道,在战场上,形式主义,是要死人的,你开再多华而不实的会,也挡不住敌人的一颗子弹。
  但最讽刺的是,在他身后几十年,他最痛恨的这种形式主义会议,却在这个他亲手缔造的体系里,不断地开枝散叶,甚至成了一种难以根除的文化。
  原因何在?
  因为评价一个干部行不行的标准,慢慢地,从能不能打胜仗这种硬核的、无法作假的结果,变成了内部评价体系里的那些软指标。
  于是,开会,就成了一种性价比最高的生存策略。
  它安全、正确,还能体现你的态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时间黑洞,吸走了我们所有人的精力,也稀释了所有人的责任。
  所以,你问那些会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
  它未必能解决外部的业务问题,但它完美地,解决了组织内部,关于权力、责任和姿态的所有问题。
  可这,或许才是最大的问题。
(来源:知乎 作者:Kaiser​ 配图:豆包AI)

上一篇:八路军、新四军有得到国民政府财政支持吗?军费来自哪里呢?
下一篇:知乎:如果你是益州之民,是愿意刘璋还是诸葛亮当你的领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关于我们|手机版|玩慈利网 湘公网安备 43082102000138号 ( 湘ICP备12012604号-1 )

GMT+8, 2025-9-21 02:08 , Processed in 0.04155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5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