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378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王焕玉:故乡——龙潭湾

  [复制链接]
23784 5
  编者按:作者王焕玉先生是龙潭湾土生土长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曾当过溇澧河上的纤夫、教师、校长,退休后移民到慈利县城居住。王老以古稀之人怀乡的情怀和自己的人生阅历,曾以“沉入江垭水库的回忆”为题材撰写了《昔日向家封合》、《龙潭湾人民最敬重的四任父母官》、《龙潭湾双樟小学》、《难忘友谊,沉痛悼念卓仁宗先生》、《从向家封合里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溇澧河上的纤夫》等文章在本平台发表,作为一个离乡的游子,特别是古稀之人那刻骨铭心的故乡情怀跃然纸上,感人致深。我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龙潭湾,我1987年底参加工作,1992年5月调离龙潭湾,4年多的岁月,深切感受到龙潭人的淳朴与善良、热情与勤劳,在这里从一个愤青走向成熟,带着龙潭湾人那浓浓的乡情走向人民公仆的重要岗位,龙潭湾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对故土的眷念情怀上与王老及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而背井离乡的龙潭湾人有着强烈的共鸣!谨以“大美江垭”作为怀乡、念旧的交流平台,希望广大文艺爱好者踊跃投稿、阅读、留言和转载。
640?wx_fmt=jpeg.jpg
  溇水从高山峡谷深处跚跚而来,将偌大一个平原分成五个小平原和两处山峪丘陵区。溇水流过平原后从东边来了个90度急转弯经冷水溪外面的白杨滩又进入高山峡谷向南流去。这五坪两峪共计九个行政村,这便是我们的故乡——龙潭湾。
  据1990年县政府的统计,龙潭湾乡所辖15个行政村,全乡总面积115.21平方公里,耕地7274亩,林地面积19121亩,90个村民小组,2250户,8244人。(此文仅指龙潭湾盆地九个行政村,不包括枫垭、柳枝坪、逃驾峪、老凼、三岔溪、四方台六个村。)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的五坪、两峪名字由来,据说是:明洪武年间“改土归流”前这里没有原住民,朝廷根据土地资源和人口分配住户,因而五坪、两峪均以数字得名。一家坪即易家坪村,九家坪即明潭村,五家坪即潭口村,处于北面的西亚界和高架界山脚下。六家坪即中桥村、黄鸭泉村,十家坪即合心村,处于南面的四方台山脚下,与五家坪、九家坪、一家坪隔溇水相望。这五大坪被溇水一分为二,互不相通,各为一体。两峪分别处于盆地的东、西两角,东边是三家峪即金鸡岩村、冷水溪村。三家峪有一条小溪沟从东方的溜岩坡一路向西汇入溇水,这个小溪流清澈见底,鱼虾成群,这清净甘甜的溪水养育着两村人民,这里以叶姓、舒姓、易姓居多。西边就是包家峪即笔架村(按数字取名应该叫一家峪,因与一家坪数字重叠,就按这家的姓氏取名了,后来这包姓后裔全迁走了),但这里的一条溪流却叫一家溪,只是水的流量很小,因此这条溪很多人都叫不出名字来。这两峪三村由于是溪沟+山峪的丘陵地形,耕地面积较少,因为山泉多,泉水比较冷浸,且日照也不充足,不适合栽种双季水稻,农业以种植旱粮、烤烟为主。笔架村除此之外还种植了很多老品种的梨树,这里的梨子清脆、甘甜、多汁味道特别,每逢梨子成熟季节,湾上的人就三、五成群结伴前去买梨,一时闻名遐迩。这里以解姓、伍姓、唐姓居多,后车坪那边两个组的男女都喜爱头戴长巾,一副地道的土家人打扮。
640?wx_fmt=jpeg.jpg
  五大坪是受溇水冲积而形成的平原地形,故地势平缓而土质肥沃,加之龙潭湾是典型的盆地地形,所以就形成了独特的盆地小气候,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日平均气温比相邻的乡镇要高出两度,适合种植双季水稻,因而早稻成熟也要比相邻乡镇早五、六天。溇水河临岸的土壤是沙壤,保水功能差,只能作旱地栽种,但土质疏松肥沃,便于耕作。种植以棉花、玉米、花生、大豆、小麦等套种,经济效益较好。其余大片土地均属红壤,保水、保土、保肥,是上好的肥田沃土,全部栽种双季水稻、且高产。1958年大跃进时,集中了全公社的劳动力,在中桥、易家坪、合心村修建了五个中型水库(明潭村因有天然的流量较大的山泉水灌溉全村),一般年份能解决种植双季水稻灌溉之所需,如遇大干旱之年,还可架机抽取溇水以弥不足,因此龙潭湾基本能做到旱涝保收。五家坪潭口村有好大一坪沙地,土质肥沃、耕作方便,农村俗语说“撒饭都生”的好地方。整个龙潭湾每年都向国家交送大量的爱国公粮、派购牲猪、棉花、烤烟等,在计划经济年代,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的交通运输是比较方便的。早些年靠溇水河舟船运输,将所产的土特产、木材、油桐、木梓和富余的粮食运出去,一般都是运往津市进行交易,再将外面的盐巴、布匹及日用品运往龙潭湾。陆路运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开通的。公路从三家峪的溜岩坡一直往西延伸,贯穿整个龙潭湾溇水以北。湾上人去慈利县城办事一般是坐客车,到明潭渡口上车,客车朝发夕归,如办事顺利当天就能回家。去江垭赶集都是坐机帆船往返的,那时龙潭湾的机帆船有十几条。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四面都是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坡地面积大,适宜松、杉、油桐、木梓等树种的生长,其森林的履盖率在慈利县是屈指可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龙潭湾公社以党委书记姚运池同志与县教委驻龙潭湾乡工作队队长王仁国为首的一班人,通过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发动全乡人民实施标准化、高规格营造杉木林基地,奋战了几个冬春,获得巨大成功。到九十年代就基本受益,除自给自足,极大的方便群众外,还支援了国家建设。后来越长越旺,形成了一幅“松杉锁溇水、林海接蓝天”的美好画面。
  一九八七年八月,龙潭湾乡在以党委书记宋桂清为首的一班人的努力下,从江垭九溪变电所接通了万伏高压电,从此,龙潭湾告别了煤油灯的时代,迎来了光明,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现代生活。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六家坪与十家坪交汇的中心点上,大家都叫这个地方为“湾上”。乡政府原来只有一栋两层共二十来间的木楼,后来又在木楼后面修了一栋气派的四层砖混结构的政府办公大楼。每当政府召开全乡的群众大会,或举行什么展销会,或者外面来的什么剧团的演唱会,全乡的大人小孩都会前往,虽称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有两三千人之众,十分热闹。早先场地一般设在政府外面靠东北方的溇水河边的草坪上,这个草坪长有几百米、平均宽度有二、三十米,只要不下雨,这里便是聚会的最佳场所。据说有一年,外面来了一个阳戏班子,在这草坪上搭台唱戏,唱了好长一段时间,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传统爱情经典,那些演员个个长得年轻漂亮,把看戏的人唱得如痴如醉,几近疯狂。特别是年轻的后生们,听说六家坪有一个小后生被迷得茶饭不思、家也不回,疯狂了好久才平息下来。这虽说有些调侃的嫌疑,但仍不失为一段佳话。
  乡卫生院、供销社、食品站、林业站等乡直各单位都是围绕在政府周围修建的。中学、小学、信用社在政府的东面,是建在六家坪的土地上的。中学、小学都是寄宿制,教学质量不低。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的居民大多是土家族民族成份,有唱山歌的习俗,唱的都是土家族的情歌,有时也有人接着对唱几句,正在埋头劳作时,偶尔听到歌声也是一种享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生产队都在南北二山“扩产”玉米,实际上是“刀砍火种”,一般要锄三次草。由于路程远、面积太大,劳力少了工效不大,因此都是几个生产队联合一起集中轮流互助,每当这时还有一班或两班锣鼓在工地上助兴,湾上人叫“薅草鼓”。这锣鼓队就是一支拉拉队,他们或按唱本或即兴编词,唱得好听又有鼓动性,社员们听着鼓点争先恐后的薅草,这样薅草工效很大。龙潭湾也有电影院,流行的电影在这里也能看到。
  龙潭湾里的溇水河是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特别是夏日炎热之时,劳作之后,来到河边,即使站在水中就让人感到清爽,跳入河中游上几把或扎几个猛子,而后躺在沙滩上仰望蓝天白云,这就叫舒服,或邀上好友在河边垂钓,既休闲放松了的心情,又有岩河鲜鱼美味的收获,那才叫惬意。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还有几个值得去的好地方:九家坪的大明潭和小明潭,也被人们叫作“日月潭”。小明潭在大明潭的上方,终年有水桶大的一股泉水往外流,水位也较高,这股泉水灌溉明潭全村的田地,养育着全村人民。这大明潭颇有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的风味,区别在于无需“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也就是说大明潭的水位较高,稍低于九家坪,而潭中百十头游鱼随时可见。靠山石壁石崖环抱着大小明潭,三面均有树木、花草,倒影在清澈的水中,微风一吹,树动、花动、人在其中也随着微波荡漾而翩翩舞动。还有明潭的吼岩头山神庙,在北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处悬崖,悬崖顶上有一块平地,不知是哪朝哪代,人们在这悬崖边上修了一座山神庙,庙不大,但山神供位,钟鼓齐全,一切都显得小巧玲珑。最神奇的是临崖山门外的崖壁上,有一株辣椒树,每年都结辣椒,这浸润着灵气生长出来的辣椒清香味美,不是其他任何辣椒可以相比的。还有十家坪西的黑神庙,上世纪六十年代拆庙建校而成了双樟小学,小学的正中门前有三、四人合围的两株香樟树,这两株香樟的枝丫都是横着长的,将学校的操坪和校舍遮挡着,太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在地上、墙上、瓦上形成斑驳的象星星一般的光影。两树相距约4米,两尊石狮紧挨两树,两树中间有十来步石级台阶,住下走就是草坪,再往下就到了溇水河边,这儿有小桥流水人家,溪流山花鸟啼。大凡路过之人,没有不停下脚步,或休息片刻、或游览一番,表达赞美与留恋之意,然后依依不舍地悠悠离去。还有三家峪的叶家老屋,一家坪的易家老屋,九家坪的朱家老屋,十家坪的向家封合等传统的民间建筑群落,充分展示了先人们建筑工艺水平之高超,和选择风水宝地之精明,这都是人居文化的瑰宝。
640?wx_fmt=jpeg.jpg
  龙潭湾坪里人口以卓姓、杨姓、易姓、刘姓居多,说话口音是地道的慈利后河口音,地方语多,儿话音重,说普通话稍加克服,也就算较为规范了。龙潭湾有着朴素、友好、善良的乡俗,有喜大家共享,有难大家相帮,整个乡里乡亲如同一家人和谐相处。
  龙潭湾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少名人名士为龙潭湾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过巨大的和不朽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的龙潭湾乡更是人才辈出,名人名士极多,无论是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均有优秀人才,还是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他们为龙潭湾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也为龙潭湾乡人民争了光,长了志气和脸面。
640?wx_fmt=jpeg.jpg
  无论你在四面高山的什么地方,只要找个视野好的制高点,面向盆底坪区俯瞰,那象绿色带子一般的溇水一路向东流向远方,帆船、渔舟穿梭其间,远处白帆点点、波光粼粼,溇水两岸绿树成荫,鹅卵石的河滩泛着银光,绿茵的草地平整地铺在溇水两岸,那远处的近处的田园美景,星罗棋布的房舍院落,那农舍里冒出的冉冉炊烟......一应美景尽收眼底。
  1996年国家重点工程江垭水库建成蓄水发电,龙潭湾人民响应国家号召,移民搬迁到全国各地,离别这富饶美丽的故土,文明和谐的故土,龙潭湾也沉入库底,成为萦绕在龙潭湾人民心头永远的回忆。
640?wx_fmt=jpeg.jpg
  永别了,我们美丽的故乡。俗语说“叶落归根”,我们的根在龙潭湾,我们归不去了。收起这心酸的眼泪,放下这五味杂陈的心情,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要心意相通,不忘根本。记住!我们曾是湾上人,这是我们永远磨灭不了的烙印。
(来源:大美江垭 作者:王焕玉)

上一篇:杜方庆:儿时拜年的秘密
下一篇:关于野猪

评论 5

大帅麻麻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1-8-30 21:5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看文章,一边回忆家乡的风景,小时候的记忆已有些模糊,有些文化故事只在父母的口中听过。看到96年后的简短文字,心里也是有点心塞,乡音已改,思念一直在。

点评

妹子你也可以写一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8-30 22:19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玩慈利网手机认证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21-8-30 22: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帅麻麻 发表于 2021-8-30 21:52
一边看文章,一边回忆家乡的风景,小时候的记忆已有些模糊,有些文化故事只在父母的口中听过。看到96年后的 ...

妹子你也可以写一篇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微信赞赏 发表于 2022-8-21 0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117.136.24.*(湖南省长沙市移动)的土豪网友游客赞赏本文11元聊表心意,并立马启动保时泰250,欢快地奔走相告:慈利有条澧水河,边上的妹子多又多。走到中间随便问,都说楼主是她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微信赞赏 发表于 2022-8-21 1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118.254.24.*(湖南省张家界市电信)的土豪网友游客赞赏本文13元聊表心意,只见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啜泣道:楼主的才华,我是非常佩服的,只希望能够多看到几篇这样的文章!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微信赞赏 发表于 2022-8-21 10: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223.104.135.*(湖南省娄底市移动)的土豪网友游客赞赏本文11元聊表心意,只见他猛拍座下的轮椅,朗声笑道:这篇文章满满的正能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再立新功!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

关注

177

粉丝

13622

主题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微信

    站长微信

Powered by Discuz! 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CopyRight © 2011-2024 wanci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