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如果你是益州之民,是愿意刘璋还是诸葛亮当你的领导?
当一个仁慈、不折腾、善待老百姓的统治者会被游士视作是懦弱以及无能。东汉末年对老百姓最好的割据势力是益州的刘璋。
在他的治下,四川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堪称东汉末年乱世中的小天堂。
但是,这样的刘璋却被广大游士视作是懦弱和无能。
刘璋治理下的四川的富庶是得到了诸葛亮、庞统、法正的轮番认证的。
诸葛亮评价刘璋治下的四川:民殷国富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庞统评价刘璋治下的四川:国富民强
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法正评价刘璋治下的四川:殷富
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
甚至《三国志》在刘备经历三年攻伐战打下成都,用成都府库财富大肆封赏麾下将士时还不忘说一句四川富庶。
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
作为对比,看看刘备治理8年的四川是什么样: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诸葛亮
这可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评价,廖立也这么评价:
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当然,诸葛亮治蜀11年也不比自己的主公刘备强到哪里:
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
这里顺便多说一句,后人、包括陈寿,多有夸赞诸葛亮治蜀的,但是请大家想一想,这些夸赞里有说过诸葛亮治蜀让四川“民殷国富”的吗?
不都是夸诸葛亮法度严明、他本人品性高洁的?
哪怕是《三国志》里最像是表扬诸葛亮治蜀民殷国富的段落,其实也并不是: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国家仓库的粮食都是足额的、国家的武器库里的装备都是精心保养的,国家囤积的物资是充裕的。办公是朴实无华的,民间连一个醉汉也没有。
这里面可完全没有提到益州民间的情况,至于“路无醉人”只能说明蜀汉法度严苛,不能说明诸葛亮治下民众生活是富裕的。
可是讽刺的是刘璋和刘备、诸葛亮这样的汲取者,获得的历史评价竟然天差地别。
刘璋甚至在知乎都得不到什么好评价,反而是刘备、诸葛亮这样拼命压榨四川人,拼命汲取四川资源用于北上争霸的野心家却在知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可事实上,刘璋可以说是东汉末年为数不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他本人以及家族利益之上的政治家。
刘璋才是真正的三国之光,品性之高洁比刘备、诸葛亮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悬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黜度,不用其计。
但是,刘璋这种仁义之举,往往被后人视作妇人之仁。
(来源:知乎 作者:菜头会飞 图片:豆包AI)
页:
[1]